汽车日行灯是最鸡肋的发明吗?

 汽车知识     |      2019-03-05 15:40
日行灯的作用
 
日间行车灯的英文名叫“Daytime Running Light”,简称DRL,翻译过来就是日间行车灯,同样易懂。首先它的作用不是照明,而是为了让前方和对向车辆注意到你所驾驶车辆存在的位置,这是它最根本的设计初衷。

好多年前在日间行车灯刚出来的时候,鄙人也是认为这个大白天澄明瓦亮的灯泡舒适没什么大用;而产生这种想法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自己的认知度不够,角度站的低、看待问题就不能深远;日间行车灯不是给车主照亮用的,而是给别的车主看的,让他们在一些大雾、大雨天气时,能及时发现恁的存在,从而避免碰撞的产生!日行灯的穿透效果不错,但鄙人没和雾灯做过比较,欢迎比较过的朋友帮助及时补充!
 

其实关于日行灯的好处没必要多说;鄙人喜欢举例子,因为实际的例子更容易让我们看出问题;如上图所示,这就是当我们驾车出行刚进入隧道的时候,图片上的内容是通过后视镜观测到的情况;由于刚进入隧道,视觉神经难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适应,而在隧道中面对逆光的情况,会导致我们通过后视镜的视物能力出现下降;图上两个箭头指示车辆,一辆配有日行灯、一辆没有,通过后视镜我们可以更加容易的发现配有日行灯的车辆,而这种状态下对于没有日行灯的车辆反应并不敏感;此处可以对比的就是即便没有日行灯,我们依然可以发现后方车辆,只不过时间要长一些、因为视神经需要适应,而配有日行灯的车辆可以被更迅速的发现,抢出的这几秒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或许能挽救一条命!

而这张图则是在大雾天气下,日行灯的穿透效果;其实上面两幅图都是在说明即便是在白天行驶,但配备日行灯的车辆依然要比无日行灯车辆容易被发现的多;当然这只是建立在相对的条件下,毕竟没有日行灯的时候我们不也正常开车么?不过这就是科技不断进步的一种表现,无所谓什么鸡肋、不鸡肋,只是性价比高低的问题,安全配置多多益善,因为有终究比没有强;况且通过上面两幅图即可证明日行灯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因为它可以显著的提高您车子的辨识度,可以在同等条件下,让别的车辆更容易发现您!
 
自动升降的车窗,真的能把核桃夹碎吗
 
日行灯的起源

日行灯的起源源自90年代的北欧,瑞典,挪威等国家,由于地处极地气候和纬度加之多山多雾及极昼极夜现象经常会出现,而且长途运输车辆是事故的主要对象,山区路段事故频出,造成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随后,北欧很多国家政府强制要求运行在特定区域内的车辆启动车辆正常行驶时必须开启前大灯(如下图)。

 
说到底日间行车灯就是个安全、漂亮、高格调的小玩意;它可以提高车子的安全性、又能让车子更美观、还能让车子的档次显得更高上一些;实质上日行灯并非是很多朋友想象的那样可有可无,这玩意是奥迪于2004年首创出来的技术,而在2011年欧盟新出台的汽车相关法案已经要求但凡在欧盟发售的车子一律配备这个日行灯;只不过咱们国家对于汽车的相关标准定的较比发达国家慢上半拍,

日行灯的灯光强度是有标准的
 
那么,日行灯作为一种信号灯,灯光强度是有标准的,既要有光的效果,又不能太亮。
 
我们国家有国标,GB23255-2009《汽车昼间行驶灯配光性能》,日行灯的发光强度在400坎德拉到800坎德拉之间,就是400cd到800cd。
 
相比之下,远光灯的强度达到了18000坎德拉。这个是因为远光灯属于照明灯,需要的亮度、角度都是更多的。而日行灯的光束是比较集中的,最亮的800cd,基本集中在这个轴向方向。
 
说土话,就好比你拿一个手电筒和激光笔的区别。虽然手电筒更亮,但是激光笔是指哪儿打哪儿,这个识别性是更强。
 
但是不久的将来这个日行灯估计也会成为标配,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可以让ABS普及、可以让涡轮、ESP接近普及,而日行灯早晚也会普及;所以日行灯并不是鸡肋,只不过要想知道它的好,要换一个角度就容易了。